【忙碌媽咪,你會不會慢慢生活?】
孩子的吃喝拉撒,是拴住我的小情小愛?
家庭生活的日日推進,是了無新意的責任義務?
然,我真不怕自己淹沒在此種種不足為外人道、也無從歌頌起的瑣碎小事中,抑或,束縛身形於此十數秒便足以環遊完畢的小小斗室裡。
我清楚,芸芸眾生,就眼前這幾個人最為特別,互為頂天立地的依靠;天地之廣,就這豬窩臭氣最相宜,任形骸放浪,能自在做真我。
一瓶瓶溫熱的奶,流淌出血脈靈肉間最溫存的依偎,
一片片雪白的尿布,揭開襁褓裡初始生命的純稚無暇,
一頓頓在悶熱廚房裡揮汗如雨的烹煮,化作牆上一道道飆升的身高標痕。
分分秒秒的陪伴支持,延伸為一趟趟孩子在安定中找到自我的生命之旅。
那重複做、那日日行,那無可推卻、那馬不停蹄,盡是最真切明白的愛之語,最堅韌踏實的愛之網。
況且,世界的寬廣本不在於外在形式的浩瀚時空,而是在人的心靈深處。
若說一粒沙是一個世界,那麼斗室裡任一個生活的切片,何不能為一無垠的宇宙?一切都操之在我心,是否願意感受與奔騰。
於是,我臣服於勞動、服務與實踐的不斷接軌中,生活面貌是一幅密麻又規律、毫不間斷的滿載圖像。
心神,在習慣性易感的每一個當下,在閱讀激起的一朵朵心花中,貪戀起「思索」的無窮樂趣。
是的,那一成不變、那小小斗室,無形中鍛鍊出我對生活的第一信條竟是:活在當下,把握今朝。
是的,那奶瓶、餐飯、陪伴、遊戲、課本與書香,成為我熱力擁抱每一個當下的最佳夥伴。
日復一日,我逐漸不習慣時間的空檔、體力的閒置、感官的關閉、腦力的停擺,那才是我的最害怕與最厭惡。
一個始終忙碌的媽媽最後終於成為服膺忙碌的狂熱份子!
我的嚮往是:邊陪孩子游泳邊讀書,邊切菜邊聽演講,邊看影片邊運動,邊讀書邊寫書,邊讀散文又邊讀小說….
而我,無法自拔的認定「這個嚮往」是完美的真理。
我內心的聲音是:用盡每一個當下吧!
那後遺症是:空白的時間,總莫名引發我的焦慮、罪惡與恐慌。
例如:我期待和孩子共擁一本本書香,但是,我不喜歡挑選書本時任由一分分時光荏苒。
我想要睡眠,但不容許輾轉反側虛耗分秒。
我盼望回娘家看病榻中的老媽一日勇過一日,但我最痛恨等待老爺公車徐徐到來。
一想到公車耗盡我多少可以專注的寶貴時光,回娘家的動力就洩了一半。
這日,我又在公車站漫漫無盡期的等待,五分、十分、十五….過去了,直到將近三十分鐘之後,公車大搖大擺而來,累積過多的乘客一擁而上,我夾在人群中,手機也不好滑,隨身帶的書更甭想讀,擁擠的空間連大腦都被壓縮到只想發呆。
我放眼一望,天啊!一個、兩個、三個….,四面八方互不相識的所有陌生人,滑手機、打盹兒、發呆、一整個的蹉跎光陰,所有的人陪我一起背叛生活信條。
那令人焦慮的無所事事、空白時光,竟然是那麼多人每天例行的行程?
我在眾人隨公車搖擺晃蕩的身軀中愈加空洞,思緒游離在人與人之間的狹小空隙中,精神渙散而去,隨處飄揚。
不知不覺,雙眼闔閉,我來到另一種不一樣的深度專注---專注的放鬆心神。
當下,腦神經似乎如下了課的孩童,專注在閒晃遊走的自由中。
腦海中忽然跳出許多睿智的教養反省、清明的人生哲理、值得一寫的童年往事、好笑的生活小插曲….,亂七八糟的在腦袋裡全碰撞在一起,攪和在一起,
我彷彿沉湎在一場精彩無比的白日夢中,嘴角微微笑。
下了車,對孩子、對家庭、對老媽、對生活,我突然有了令我振奮的諸多念頭。於是,很有力量的朝往娘家走去,以全然的放鬆而非執行任務的清新之心,朝見我的老媽去!
我終於體會《專注的力量》一書所言:
「『心思飄移』給我們負責深度專注的神經迴路一個『清新的小憩』」;「『心思飄移』讓我們的創造力出現心流」;「『心思飄移』佔用了一些時間,乃為自我反省、默想生活,為了解決攸關一生的問題。」
我想,一個長此以往無法忘情於忙碌的媽媽我,得開始學著慢慢走路、慢慢品味、慢慢生活!
《孩子有想法,我們就想辦法》
誠品http://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1110932331017
博客來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38376
金石堂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ook/book_page.asp?kmcode=2015280609582&lid=search&actid=wise